Page 77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77
世界汉语与汉语世界
年,太安万侣编就的《古事记》这部日本最早的文学作品,就是用汉字写成。720年,舍人亲王用汉字编就日
本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后经奈良、平安朝,即使进入明治时期,官方的文件、告示还是用汉文发表。
越南旧地交趾早就流行汉文化。939年,交趾人吴权称王,翻开了越南历史新的一页。越南王朝千
余年都是使用汉语书面语,即使是喃字(也称“字喃”)创制后也是如此。1882年,法国殖民当局决定,一
切公文都用拼音文字书写,但现实生活中仍是拼音文字与汉字双文并用。直到1945年9月之后,汉字和
喃字才被废除。
在学习汉文经典、使用汉语汉字的过程中,日语、朝鲜语(韩语)、越南语都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
今天,它们有了自己的书面语,但是汉语汉字仍在一些文化领域中使用,在一些古代文化建筑和民俗文
化活动中出现。了解汉字、汉语及汉语典籍,仍是这些国家的内在需要。就此角度看,汉语或可视作它
们的“辅助语言”。
(二)汉字与假名、谚文、喃字
汉字是日文、谚文系统的一部分,是越南、日本、朝鲜半岛文字史的重要内容。
日本假名有片假名和平假名之分,称为“假名”,是与“真名”(汉字、儒字)相对而言。据说片假名来
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的“半字”,陆锡兴(2002,P384—389)认为,曾来唐 10 次的遣唐生吉备真备,“极有
可能是半字的传播者、片假名的创制者”。而平假名“伊吕波”,与汉字的草书相关,史传出自日本空海大
师之手。空海大师 804 年随遣唐使到长安求法求学,法号遍照金刚,擅长佛法、诗文和书法。日本特殊
汉字“町、辻、畑”等是仿照汉字创制的,日本称为“国字”,早在奈良时代就有了,历史上创制国字约 1 500
多个。直到现在,日本仍然使用1 945个当用汉字和一些人名用汉字。可以说汉字是日本文字系统的一
个有机组成部分。
越南的喃字属于“汉字系文字”。越南永富省安浪县的报恩寺碑,刻自越南李朝高宗年间(1209
年),上面就有 22个喃字。喃字有的借自汉字,有的用形声、会意等造字法造出。就文字来看,汉字是越
南文字史的重要内容。
朝鲜半岛的谚文,在《训民正音》中有字母 28 个,其中辅音 17 个,元音 11 个。它借鉴汉语音韵学原
理,特别是《洪武正韵》,把声母分为“唇、舌、牙、齿、喉、半舌、半齿”七音;利用反切原理,把一个字分为初
声、中声和终声,初声相当于反切上字,中声和终声相当于反切下字;字母形体采用古篆(虽然还有其他
的学术观点),文字结构也是汉字式的方块状构造。1527 年,朝鲜著名语文学家崔世珍编著《训蒙字
会》,用谚文对 3 360个常用汉字注音释义。在《训蒙字会》凡例中,根据口语实际,对谚文提出了改进方
案,减少一个字母,重排字母顺序,首次规定字母的名称。于此可见谚文与汉字的紧密关系,而且韩国今
日还在不同程度地使用汉字。
(三)汉语的其他身份
在这些国家,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士把汉语、汉字作为研究和从事教育的专业,作为信息化的处理研
发对象。历史上,这些国家关于汉语汉字汉文献的研究,都很有成绩。黄卓明(2019)对朝鲜时代
(1392—1910)500 余年中国语文学文献的调查研究,便可以窥其全豹。现在,越南有“汉喃”专业,越南
社会科学翰林院设有汉喃研究院,一些大学设有“汉喃学”,越南的汉喃学可以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
日本有“国字”研究,有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负责的“汉字能力检定”等,汉语汉字是它们的“专业
语言”。
这些国家的外语系也在开设汉语,到中国来留学学习汉语的,韩国、日本的学生最多。这一情形下
的汉语,当然是“外国语言”。在越南,华人还是一个少数民族,汉语因此还是越南的“民族语言”。日本、
韩国也有很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使用着汉语,但是华人不是日本、朝鲜、韩国的少数民族,不具有“民族
语言”的性质。
汉语在越南、日本和朝鲜半岛,语言身份是复杂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作“历史语言、辅助语
言、专业语言、外国语言、民族语言”等。汉字的地位更为特殊,不管汉字在它们那里是用是废、用多用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