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70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都有不少华语人才,如果马来西亚的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或在大学中文系
             读书,毕业以后由中国派到泰国去教汉语,恐怕比中国的教师更加了解泰国。
                 华语文课程与教材,也必须从整个华语区的需要着眼。今天“一带一路”提倡往外走,那么二三十年
             之后,中国往外派出的年轻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该有所了解。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马
             来西亚等地有很多写得不错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中国或其他华语区的语文教材,或者作为儿童读物,
             都能让中国的年轻一代了解华语区,也能促进华语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应该通过语文教育,引导中国或
             华语区的年轻人走出去,愿意走出去。中国现在的语文教材,都只注重自己国内的历史、文化、文学等
             等,这不能配合中国国家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材容纳华语区的作品,对华语区的写作人,也是极大的鼓励。我们可以通过教材或读物,通
             过语文的学习,重建中国和华语区年轻华人的人际联系,让他们了解不同的华语区。文化上的认同,也
             应该充分体现在华语文的教材里,体现在教学中。
                 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机构,有计划地收集与出版华语区的优秀教材、分级读物,并为华语区编写语文
             词典。汉语教材都在中国编写,在海外不一定适用。应该在当地领导、组织编写小组,为当地提供合适

             的教材。港珠澳大湾区的发展,更应该将这个纳入发展的范围之一。香港地区的出版业在华语区,有很
             好的基础,今后在这方面也应该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李宇明. 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 语言文字应用,2017(1)              .
             李宇明.“大华语”的一面旗帜——序周清海先生《语言选择与语文教育》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0(1)                           .
                                                                    .
             陆俭明 . 以国际视野、全球眼光思考华语与华语教学——序周清海先生《语言选择与语文教育》 华文教学与研究,
                                                                                          .
             2020(2) .
             周清海. 论全球化环境下华语的规范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                 .
             周清海. 汉语融合时代的语言与语言教学研究. 语言融合与华文教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周清海. 语言与语言教育的战略观察. 中国语言战略,2016(2)               .
             周清海.“大华语”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汉语学报,2016(1)             .
             周清海.“大华语”与语言研究. 汉语学报,2017(2)          .
             周清海.“大华语”与华文教学. 国际中文教育学报,2017(1)              .
             周清海. 汉语里字词的关系. 世界华文教学,2018(4)           .
             周清海. 我对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的一些看法. 国际中文教育学报,2019(6)                   .


                                                               【责任编辑:李青果;责任校对:李青果,张慕华】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