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65
2021 年第 3 期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No. 3 2021
第 61 卷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Vol. 61
(总 291 期) (SOCIAL SCIENCE EDITION) General No. 291
从“大华语”的角度谈语言融合、
语文政治化与语文教学 *
[新加坡]周清海
摘 要:华语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在中国或者其他华语区学习华语的人,二三十年之后,可能在不同
的华语区生活,流动。为了面对将来的发展,我们现在的语言研究、语文教学,要考虑如何配合这个发展,如何
调整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华语区之间应该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促进华语区之间的交流与了解,让不同的华语
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充分参与各种交流等等,都是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考虑这个发展的前提和设想,以
下相关的三个问题值得讨论:1. 华人的迁移和语言的传播与融合;2. 应该避免将语言文字政治化;3. 语言研
究和语文教育的调整。
关键词:语言融合;语文政治化;语文教学
DOI:10. 13471/j. cnki. jsysusse. 2021. 03. 007
1992 年 10 月之后,我们预测中国的稳健发展,将给世界,特别是小国新加坡,带来重大的影响。作
为新加坡的学术人员,我们有责任给新加坡年轻的大学生做好准备。1994 年,南洋理工大学正式成立
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开设了许多和现代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有关的选修课程,也邀请了中国的
学者来新加坡从事华语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颁发研究生奖学金给中国大学的毕业生,正式开始了和中
国的学术交流 。
①
经过研究,我们对普通话和新加坡华语的差距,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思考语言交流
之后可能带来的语言融合问题。在这个思考下,我和中国友人——邢福义先生、陆俭明先生、李宇明先
生等人,共同提出“大华语”概念,也在李宇明先生的带领和商务印书馆的支持下,编纂出版了《全球华语
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并在邢福义先生的带领下,进行全球华语语法研究 。
②
华语的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在中国或者其他华语区学习华语的人,二三十年之后,可能在不同的
华语区生活、流动,东南亚和中印半岛更是将来的发展中心。为了面对未来的发展,我们现在的语言研
究、语文教学,难免要考虑如何配合这个发展,如何调整我们所关注的重点等问题。这篇文章就在考虑
这个发展的前提和设想下,讨论相关的三个问题:1. 华人的迁移和语言的传播与融合;2. 应该避免语言
文字政治化;3. 语文教育的调整。
* 收稿日期:2020—08—12
作者简介:周清海,香港教育大学,华侨大学(泉州 362021)。
① [新加坡]周清海:《我和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人生记忆》,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2011年,第
39页。
② 李宇明:《“大华语”的一面旗帜——序周清海先生〈语言选择与语文教育〉》,《华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期。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