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187

双循环背景下都市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从与既有战略关系的角度来说,有学者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特征恰恰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
                   根本要求(刘伟,2020)。有学者认为,“国内大循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延续,实现国内大循
                   环要与前期的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接(刘元春,2020)。六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有学者将“双
                   循环”发展格局理解为客场全球化转向主场全球化的开始,所谓主客场全球化以主要利用国内还是国外
                   市场来区分,主场全球化或者说基于内需的全球化就是以超大规模市场为比较优势,利用内需进行全球
                   化,通过内需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刘志彪,2020)。
                       综上,本文对新发展格局下的“双循环”战略阐释为: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为基本方向,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通过创新驱动和内外开放来释放内需潜力,拓展外需空间,形成新的发展通道。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特征见表1。

                                                  表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
                                          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为基本方向,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
                      内涵
                                       通过创新驱动和内外开放来释放内需潜力,拓展外需空间,形成新的发展通道。
                      根基    国内循环
                    战略基点 扩大内需
                      核心    做强产业链
                            协调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提升居民消费与有效投资,释放内需潜力;强化创新驱动,突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关键
                            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扩大内需——优化整合全球资源——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链——以基础产业高级化、产业链
                    内在逻辑
                            现代化为目标,构建国内经济为主体的大循环格局——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区域问题
                      “双循环”的根基在于国内循环,只有国内循环畅通,才能形成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目前国内大循环仍存在许多基础性问题,反映在区域层面,就表现为阻碍区域经济循环的堵点和难点。
                       1. 堵点:市场分割仍然普遍存在,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
                       畅通的国内大循环有赖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市场和生
                   产要素的一体化。但是,迄今为止各区域间的经济关系仍然带有明显的行政区经济烙印(夏添等,
                   2018),致使各省份之间、同一省份不同城市之间以及不同省份的城市之间普遍在商品流通和劳动力、资
                   本要素流动上存在市场分割。在省级层面,虽然 1998—2016年间我国的市场分割程度整体呈现波动下
                   降的趋势,但各省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黄赜琳和姚婷婷,2020)。在城市层面,虽然 2001—
                   2015 年间商品市场分割程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全国层面的市场分割程度大于局部地区层面,省界
                   阻碍了城市之间的部分贸易往来(吕冰洋和贺颖,2020)。
                       市场分割的普遍存在无疑阻碍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大市场的形成,对商品、要素的流通
                   产生堵塞效应,拖累了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2. 难点: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形成国内大循环离不开区域协调发展,但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始终存在,并且在近
                   年来表现出新的态势:东西差距逐渐收窄,南北差距日益凸显。从人均 GDP来看,2015年后区域差距出
                   现缓慢扩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扩大(张红梅等,2019)。在城乡
                   维度,相对差距逐渐缩小,绝对差距仍然可观。如表 2所示,2013—2018年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
                   对差距不断下降,绝对差距持续上升。反映基础设施水平的城乡人均道路面积和反映医疗卫生水平的
                   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其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也呈现出相同趋势,而反映义务教育水平的城乡小学和
                   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却逐年扩大。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