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14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怀着一颗不可告人的为己私心,即要让前朝诸侯为自己效力,以保护自己的江山政权。于是,便形成一
种想废除分封制却又废除不了,反倒对之形成路径依赖并在无意中予以加固和强化的恶性循环。
结 语
纵观《春秋》242 年间,血亲篡弑事件发生得太多了,情感之切近,手段之凶残,反差太大,简直难以
直视,诧异惊魂而惋惜痛心,不断跌破人们所能够承受的伦常底线。孔子因而一律予以载录,并大加刺
讥贬讨。而对于弑君之亲,《春秋》经“书日”,详细记载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以示确凿,印象深刻,而令
人无法忘记。庄公八年,“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公孙无知,是齐僖公的侄儿,齐襄公
的族弟,不念昭穆恩情,杀死族兄襄公而自立。文公十八年,“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齐懿
公,名商人,为齐桓公的庶子,齐昭公之弟。齐昭公死,太子舍即位。未逾年,商人杀死侄儿而自立,主政
三年后,因为骄横,民众不附,被仆人所杀。桓公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督,字华
父,宋国大夫,宋戴公之孙,宋殇公的堂叔。与夷,是宋殇公,宋宣公之子。身为大夫的堂叔华父,竟然杀
死了身为君主的侄儿与夷。文公十六年,“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处臼”。宋昭公,名处臼,谥昭,《谷
①
梁传》《左传》名“杵臼”,宋成公的少子。《史记·宋微子世家》曰:“成公卒。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
固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御自立为君,史称宋废公。宋昭公昏庸
②
无道,庶弟公子鲍联合其嫡祖母、宋襄公夫人王姬杀死昭公,鲍立。为了篡夺得王位,竟然要联手进行父
子杀、兄弟杀、祖孙杀,血亲伦理早已荡然无存。亲亲之痛,尤以为烈,国家治理的制度建构则必然突破
封建亲戚而另辟路径。整个西周的历代天子几乎把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为“亲亲”确立制度体系、处理
复杂血缘眷属关系的问题上,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最终却都没能够解决好。处于社会统治之顶层
的亲亲相仇、亲亲相害、亲亲相杀,至春秋、战国时代则愈演愈烈,脓鼓疮破,一败涂地,一片狼藉。所以,
对于“亲亲”这种政治方式,确实到了应该认真反省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张慕华;责任校对:张慕华,李青果】
① 《春秋公羊传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274页。
② 司马迁:《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第299页。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