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11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以投标法定之”。1926 年 1 月,直隶省财政厅厅长李子久为应付军费困难,决定将各项税捐招商投标:
                           ①
             百货统税220万元,棉花干果及各皮毛税90万元,船捐2万元,天津鸡卵牙行及屠宰税30万元 。直隶省
                                                                                                ②
             此次招商投标税额达 340 余万元,对地方财政十分重要。1926 年国民革命军攻下武汉后,亟需筹措经
             费,经湖北临时政治会议议决,全省各厘税局规定底价招商包办,定于 11 月 1 日起至 12 日止(除星期日
             休息外),逐日午后 1 时在汉口商会开投,标额较多者有:汉口征收局 733,333 元,宝塔洲局 397,736 元,

             蔡甸局 333,333 元,鄂豫火车货捐局 266,667 元,府河口局 220,000 元,鹅公颈局 166,667 元 。由上所
                                                                                                ③
             述,招商投标包税已经涉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直隶、江西、湖北等省市及其所辖县份,承包税种主要
             有屠宰税、广告税、茶税、厘金、烟酒税等,在税收活动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为增加财政收入,实施了一系列财政税收政策,在改革传统旧税的同时,积
             极开征新税。在此过程中,包税制仍一度得以延续,甚至连引自西方国家的印花税也实行招商承包。
             1927年 10月,根据财政部印花税处处长沈卓吾所拟办法,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省印花税先行招商投
             标 。同年 10 月,财政部正式公布的《各省区印花税处招商包销各县印花章程》规定:“凡经商民承办包
               ④
             销之县分,定名为某县印花税支处,并由该支处在各市乡镇分设代销处。”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控制下的
                                                                              ⑤
             省区相继按照此章程制定办法,招商承包印花税。10 月 28 日,浙江印花税处发布通告:“本处奉国民政
             府财政部训令,设立各县区支处并规定比额,招商投标承办。”11 月 14 日,福建印花税处发布通告:“本
                                                                    ⑥
             处遵奉部令……将所属各区各县印花税分日招商投标承办……如愿投承者,务须查照定章,到省竞
             投。”当时北伐尚未结束,军政需款甚多,财政极其紧张,财政部招商承包印花税实属权宜之计。
                 ⑦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商会和同业公会等工商团体的发展,包税制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即由私
             商包税向工商团体包税转变。作为引自西方的税制,营业税在开征之初也实行包税制。与印花税采用
             招商投标包税不同,营业税采用工商团体认税的方式,其认额由政府与商会或同业公会共同商定,不需
             要经过招投标程序。1931 年 4 月 1 日,镇江县商会就江苏省营业税分认问题召开各县商会代表联席会
             议,在商会看来,“由各县商会认办,在省方固可省去设局征收之一切开支,而商会方面亦可免去一切纷
             扰”。经各县商会与政府多次磋商,江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决议通过了各县营业税认额,其中,无锡县
                ⑧
             20 万元,吴县 20 万元,镇江县 16 万元,武进县 14 万元,松江县 12 万元,南通县 12 万元,常熟县 10 万元,
             吴江县 10 万元 。除江苏省外,浙江、上海、天津、北京等省市相继实行工商团体包征制,使其一度成为
                          ⑨
             营业税最主要的征收制度 。与私商(行业外商人)包税重在营利不同,工商团体包税重在维护各会员的
                                    ⑩
             利益,所以更受各商青睐。天津文史资料也提到:“在已经实行包税的税目中……逐渐发展到由集体承
             办;有的是由同业公会,有的是由同业公会以共同组织的商号名义承办。”
                                                                                      
                 在此过程中,各地工商团体要求撤销投标包税的呼声此起彼伏。1927年 12月 28日,各省商会联合


                 ① 《赣省招商承包统税》,《时报》1925年7月21日,第1张第2版。
                 ② 《国内专电一(天津)》,《申报》1926年1月27日,第4版。
                 ③ 《革军统治下之鄂财政》,《申报》1926年10月29日,第9版。
                 ④ 《财部将发行新印花税票,四省印花税先行招商投标》,《时报》1927年10月22日,第1张第2版。
                 ⑤ 《各省区印花税处招商包销各县印花章程》,《财政公报》第3期,1927年11月1日,第88页。
                 ⑥ 《浙江印花税处招商投标承办各县区印花税支处通告》,《申报》1927年10月28日,第2版。
                 ⑦ 《福建印花税处通告》,《申报》1927年11月14日,第2版。
                 ⑧ 《苏各县商会第二次讨论营业税》,《申报》1931年4月3日,第8版。
                 ⑨ 《江苏各县营业税比额》,《申报》1931年6月14日,第12版。
                 ⑩  魏文享:《工商团体与南京政府时期之营业税包征制》,《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陈宝骥、孙慎言:《旧天津的包税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
             选辑》总第66辑,1995年,第185页。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