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110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身历三朝扶国步,天遗一老赞皇猷。玉堂添得神仙福,风貌依稀李邺侯。”因为是祝寿诗,其中当然不无
             阿谀之词,而作于张之洞身后的《〈湘鄂游草〉序》,就更为真实地反映了他对张之洞的评价。其中写道:
                     文襄公诚忠荩,身系社稷之安危,其视革命党如蛇蝎,获辄杀无赦。余谓之曰,敛急而民怨,政
                 乱而盗起,苟不治其本,革命党岂可胜诛乎!文襄大息称善。当此之时,哥老会徒潜伏武昌者不可
                 一二数,特惮文襄威望未发也。既余以家累辞去,闻文襄入相,窃冀其有济,文襄亦欲复招余,而遽
                 罹疾遂薨。越二年乃有革命之乱。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岂不痛哉!今也革命党方据武昌,
                 隐如一敌国,其地则文襄所镇,其兵则文襄所养,曾几何时举以资敌,供其巢窟,假其爪牙,事固在意
                 料之外矣。设使文襄尚在,果能消祸于未萌邪?抑又世运之变无如之何邪?
                 由此可见,松平康国欣赏张之洞的忠臣大义,视之为身系社稷安危的贤臣,但对于他的理政方式似
             不无微词。尽管松平康国也感受到张之洞对他的信任,不过终究还是有其遗憾:“飘零客是幕中宾,海外

             谁言怀抱伸。学二十年空有恨,为人家国画经纶。”此中之怨愤,恰如其诗友评点所谓“如恨如笑”,“不能
             无憾楚材之不楚用也”。
                                 ①
                 1911 年 10 月,武昌起义爆发。兵火战尘之所在,正是他在武昌两年“所游而赋”之处。此次事变令
             日本朝野震动。犬养毅劝松平康国与其前往中国观察事态及其变化趋势。松平康国虽与犬养毅同去 ,
                                                                                                       ②
             但很快就先其而归,原因在于他与犬养毅的政治立场不同。他对孙中山和康有为两派俱不以为然,有诗
             为证:“吾欲救邻斗,仓皇被发行。小儿徒好事,老贼又偷生。三寸说王道,万钟轻客卿。掉头从此去,大
             义耻纵横。”“所争惟满汉,其奈太平基。未定三章法,空悬五色旗。人材略相丑,天命欲归谁。若有周文
             作,岂无王者师。”另一方面对清朝社稷则深寄同情:“保邻提大义,盟誓岂云寒。华夏已颓日,江淮又倒
                             ③
             澜。饥民思乱久,倾厦欲支难。社稷余孤寡,龙袍泪不干。”
                                                                 ④
                 在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松平康国极力贬斥袁世凯,称其为“清朝乱逆之臣,民国共和之敌”。并特
                                                                                                  ⑤
             地撰文论袁世凯的前途问题。文中首先分析袁世凯之所以能够攫取总统大位的国内外原因,次述袁世
             凯的才干虽长于外交,然亦不过擅耍小伎俩,图眼前利益,结局终归落败。接着指斥袁世凯为了一己之
             权势和利益而出卖了光绪和康有为,谄媚西太后的劣迹,并指出不诚实是最恶的政略,将导致信用丧尽,
             前途黑暗。最后引用袁世凯的弟弟袁世彤劝谏袁世凯要弃恶从善的言论,谓袁世凯“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其前途思过半矣 。
                                ⑥
                 松平康国对张之洞、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等政治人物的态度和评论乃是基于他对中国国民性的
             偏见,这从他当时在《太阳》杂志上就革命、共和以及中国的前途等话题所发表的言论中可以获得更加明
             确的认识。关于辛亥革命,他认为这不过是汉人推翻了满朝的统治,但是清国的政弊不可仅仅归咎于满
             朝,事实上多数汉人也处于政治要枢,因此,若要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的政治弊端,终究不可以推翻满人朝
             廷为能事。如今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立宪共和的假面下实行专制政治,以民国大总统的名
             义身居君主之大位,其心底的盘算谁人不知?与满清政府相比,今后的压制政治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今后的支那恐怕要迎来多事之秋了,必定还会再度发生针对此番革命之革命,或许那才是真正的


                 ① 「偶成」,『湘卾游草』,第10—11頁。
                 ②  据犬养毅 1911 年 12 月 23 日写给夫人千代子函称,他与松平康国、柏原文太郎、柴田辉次郎等一行于是月 17 日
             由门司乘船前往中国,19日午后抵达上海(犬養毅著,鷲尾義直編『犬養木堂書簡集』,東京:人文閣,1940年,第114頁)。
                 ③ 「清国革命之乱,犬養木堂勧予与往視変,予見孫康等有滅清之志,而無済民之意,不足相為謀,浩然先木堂而
             帰,得二律」,『天行詩鈔』,第41頁。
                 ④ 「聞清国近事」,『天行詩鈔』,第42頁。
                 ⑤  见 1913 年 5 月松平康国为小越平陆《阴谋家袁世凯》(小越平陸『陰謀家袁世凱』,東京:健行会,1913 年)一书所
             作的序(署“破天荒猛士”)。

                 ⑥  松平康国「袁世凱氏の将来」,『外交時報』第196号,1913年1月1日,第65—69頁。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