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10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狼秦。谁忍书为盗,吾疑言不偷。春秋难可学,朱子彼何人。”感慨中国当时缺乏像荆轲那样的勇士,顺
①
带驳斥了唐宋人对荆轲形象的怀疑论,进而讥讽朱熹难解春秋大义,意味着宋明理学歪曲了圣人之道,
祸害深远。可谓言简而意深。此意在《将游曲阜慨然有作》中表达得更加直白:“圣贤不我欺,斯道如大
路。夫妇所与知,人皆可坦步。奈何正学忘,秕糠余传注。训诂汉儒乖,性理宋儒误。考证儿戏同,獭祭
陈书库。大义无发明,徒然赘疣附。科举玩六经,缝掖都垢污。士面而贾心,肉败虫蛆赴。浸淫毒已深,
抵死迷不悟。元气日以衰,四肢全废痼。瞽者无文章,聋者无韶頀。力微恨绝膑,漏卮不可注。今人奚
足云,古人益可慕。伥伥吾何之,去寻孔子墓。”
②
于是就有了前文提到的泰山曲阜谒圣之旅。从保定到曲阜,松平将这一路上的见闻与感想作了详
细的记载,除了描述沿途风景外,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民情风俗的认识,但多是些
负面的印象和感受。如在板桥“打尖”,食物是烧饼、面、猪肉三种,不洁且有一股臭味。虽因道路颠簸、
马车摇晃,早已饥肠辘辘、饥渴难忍,然而实在难以举箸,好不容易才勉强吃下,且要价六百文,颇不便
宜。抵达河间府时,发现城内四隅七街八巷荒无人烟,断垣碎瓦,空余繁华之名。城内坊门柱石虽极为
壮丽,然处处缺损,无一完者。可谓“萧条烟火乱离后,坏道人稀春草生”。在河间府城外旅馆,受“南京
③
虫”困扰,夜不能寐。此后一周间所住的旅馆,情况也都类似,不能安适乃至于心生恐惧。在抵达济南当
天,松平康国专门就此前所住旅馆的房屋结构、室内陈设、便所及卫生状况做了细致生动的描述。据其
描述,即使稍上等的客室,也都比不上日本的“柴钱旅馆”。黑黑的纸天井,稍有风吹,天井的纸就会发
④
出“嘎吱嘎吱”声响,虫子和老鼠屎、尘灰纷纷散落。室内案几上摆放着不知什么年代的旧物品,上面有
黑色的污垢和灰白的积尘。没有被褥等卧具提供,炕上只铺着一块坐垫。——上等室也不过如此,遑论
其他。客人与马、驴仅一窗之隔,马嘶驴鸣、啮草声、撒尿声,彻夜不停,让人难以入眠。至于便所,尤为
不堪。白天在恶劣的路上颠簸,头痛腰疼,困顿不已,巴不得早一刻投宿。可是到了旅店,经过这般折
腾,又恨不得早一刻启程。夜里,跳蚤、虱子、“南京虫”等络绎不绝地袭来,让人不得安睡。“支那”旅行之
不快绝非言语所能道 。
⑤
松平康国此行既然是为了实现他自幼以来就怀有的拜谒圣人遗迹的梦想,那么结果给他留下了什
么印象呢?《仰高日录》结尾处的“余言”部分就集中地表达了他对中国尊孔祀孔状况的观察和认知:
孔子之道衰于其本国,而其精华反存之于日本,此为吾人所俱知。余未至支那之前,窃以为,纵
令其道不行,其教也该普及,其教不普及,孔子其人也当受非常之尊崇。既至,目睹之,则完全出诸
意外。一般民人虽尊孔子却无尊敬之举止,不过出于因袭而为无意识之经验,至于孔子何人、其教何
事,则茫然无知。稍有智识者惟关心面和馒头,于此无益之孔子教就其而言乃为无用之物,故无受其
信仰之理。中流以上之人读孔子之书、诵孔子之言,不过当作应试课本暗记章句而已,无人用心深究
其意,又何况实行哉!以余观之,支那人自昔如此,易代革命之天子,行释典、临圣庙,亦不外乎统一
人心之政略,故曲阜之庙自古以来多归于颓废,近日亦处于颓废之时代,常怠于修缮,供扫不周,如此
这般则令吾等外人亦不堪感慨。朝廷之冷淡姑且置之,地方官之放任、衍圣公之漠然,亦甚为不妥。
又如衍圣公,从政府受取二千余顷之土地,虽用于祖先祭祀,却乏追远之志,岂能如此哉!……呜
① 『支那』第 4号,第 47頁。后收入《天行诗钞》,改为:“六国无男子,荆卿独挺身。誓除天下害,奋入虎狼秦。谁忍
书为盗,我疑言不偷。春秋难可学,朱氏彼何人。”(『天行詩鈔』,第34頁)
② 『山東游草』(无出版信息,收藏于日本一桥大学“杉山令吉文库”),第1頁。
③ 「河間府」,『山東游草』,第1頁。
④ 在日本江户时代,只需付给做饭的柴钱即可住宿的便宜而简陋的旅店,通常设置于驿站旁边。日语中通常写作
“木賃宿”,与“木錢宿”同义
⑤ 「仰高日録」,『早稲田学報』第108号,第28—31頁;第109号,1904年12月1日,第32—34頁。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