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10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之。其中强调日中两国同受西方列强侵压,利害攸关,“清国一旦有警,日本亦不得高枕而眠,则可谓亚
细亚安危系在清国”。并且指出,亚洲进步的方向在于东西洋之间“我往彼来,互审情形,彼善政良法,艺
术之精,机器之巧,皆可取以供我用”;中国不仅要“惩前毖后,务仿西法,讲富强之策”,更应该发扬“国之
“
所恃以固者”的“仲尼道德之教”,苟用力于此,吾知其挽回大势劳半而功倍也”。
①
在来华之前所作的《送小牧伟业序》和《送张会叔序》中,松平康国虽然都批评指出中国的问题主要
表现为后儒迂腐、泥古虚文、怠于实行,以致积弊百出——这也是彼时诸多来华游历的日本人较为一致
的看法,但是对于中国当时的实力还没有估计过低,认为在列强虎爪狼牙所撄之下,“其能保独立者,唯
我日本及清国”,因而有近乎中日联盟的构想。而在甲午战争尤其庚子事变之后,近乎平等的联盟构想
论很明显地转向了“清国保全论”,这在《请君》一诗中有很浓烈的思想情感体现 。
②
总之,在来中国之前,松平康国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长短优劣,西方长于科技而缺乏仁义,东方恰好
相反,彼此应该取长补短。在西方列强挟势东侵,东亚面临存亡危机之际,中日两国应该彼此互信,携手
合作,共同抵御外侮。但是由于中国落后于日本,一方面日本应该引导与帮助中国改革,另一方面中国
自身须发扬儒教的真髓,同时学习西洋的“格致”乃至其政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拯救中国乃至“兴亚”。
但是他的这一思想逻辑并非静态的呈现,而是随着战争的深入和不平等条约的加剧,以及中日两国发展
差距的拉大,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性更加愤慨,而对中国的自救能力则越来越失望,同时也越加强烈地
意识到作为日本人的责任。
二、来华经历与对中国的失望和担忧
如前所述,松平康国曾两度来华,先后受聘于直隶学校司和张之洞幕府。据南里知树所编《中国政
府佣聘日本人人名表》,松平康国受聘为直隶总督翻译主笔,司掌翻译工作,被聘时间是光绪二十八年九
月,聘期两年 。而保存在日本外务省档案中的直隶学校司督办胡景桂向日本方面提出的学校司编译处
③
招聘合同以及应聘者月薪表,则明确记录了松平康国受聘为直隶学校司编译处主笔 。
④
直隶学校司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于光绪二十八年四月(1902年 5、6月间)在省城保定创设的教育行政
机构,总汇全省学务,内分专门、普通、编译三处,置督办、参议、总办、随办、文案、支发、稽查各员。按照
《直隶学校司暂行章程》规定,编译处“掌翻译图书事务,由总办禀承督办统率所属随办之员经理,其职掌
① 「送張会叔序」,『天行文鈔』卷 1,第 29—32頁。《送张会叔序》作成时间不详,但考虑到张浍作为晚清第七代驻日
使团随员的身份,其任期为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参见王宝平著『清代中日学術交流の研
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第161頁),似可推断该文作于1897年8月。
“
② 诗中写道:请君勿说庚子事,吾每忆之忽酸鼻。请君勿谈拳贼事,吾每闻之裂目眥……泰西诸国同虎狼,利爪锐
牙屠群羊。包藏害心玉帛里,樽俎变作修罗场。藉口文明真桀黠,假名教法本荒唐,十字架头妖人血,流为祸水浸东洋……
怪事古来宁有此,主人谢盗盗求财。卧榻尚许他人睡,普天王土安在哉。吾本日东慷慨士,草莽忧世独拊髀。蹈海心比
鲁仲连,屈辱窃为邻国耻。况复我朝成辅车,痛痒相关两臣子。大义何假问旌招,提剑飞渡渤海水。”(『支那』第4号,1905
年3月10日,第47—48頁)这首诗似作于其初来中国之际,应该也是他来华前夕的思想情感写照。
③ 南里知樹「中国政府傭聘日本人人名表(1903~1912)」,南里知樹編『中国政府雇用の日本人』(日中問題重要関
係資料集 第三巻 近代日中関係資料 第Ⅱ集),東京:龍渓書舎,1976年,第16頁。
④ 合同规定:编译处译员应听学校司节制,“所有本司定立规条均须遵办”;“遇事和平商酌,不得越分揽权”;“薪水
自到差之日起按中国月份每月支给京平银,所有佣工养马伙食一切杂费均在内”。松平康国的薪酬是:月给 250两,别给
20 元,归国旅费 250 两。见『機密第 160 号:袁世凯学務顧問渡辺龍聖等応聘契約書写送付ノ件』(1902 年 11 月 29 日在清
国临时代理公使松井庆四郎致外务大臣男爵小村寿太郎报告及合同附件、直隶学校司及师范学堂应聘者月薪表),外务
省外交史料馆藏:外务省记录『外国官庁二於テ本邦人雇入関係雑件·清国之部』,档案号:3—8—4—16—2,第 6 卷之一:
直隷総督傭聘ノ件(清国政府財政其他ノ顧問)。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