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50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商说词伯,录存金石作文豪。我今解得丹青意,欲表清风立洁高。”诗中描绘了竹子坚定、高雅、纯洁、无
                                                                        ①
             畏的形象,暗喻李清照也拥有这些品质,竹节同时也象征妇女的贞节,诗歌和画像一起把李清照塑造成
             道德模范的完美代表 。报刊利用图像优势为传播李清照高雅、贞洁的形象提供了新途径。
                                ②
                (四)彰显崇高的爱国气节
                 在五四救亡图存思潮高涨的背景下,接受者们带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去解读李清照。宋代朱熹曾说:
                                                         ‘
            “李有诗,大略云: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云云。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中散非汤武得国,引之以
                            ‘
             比王莽。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虽然,晚清民国的报刊上谈论李清照诗歌的文章不多,但却掷地有
                                            ③
             声。如子锵《我所佩服的一位女文人——李清照》列举李清照诗词方面的造诣,褒扬“南渡衣冠思王导,
             北来消息少刘琨”诗句里的爱国情怀,激赏“不乞隋珠与和璧,但乞乡关新消息……欲将血泪寄河山,去
             洒东山一抔土”的慷慨激昂和悲愤,认为李清照如此优秀,完全可以成为妇女楷模。王幡《李清照的诗》
                           ④
             则将李清照的诗概括为温雅、雄壮和愤慨三种风格,指出雄壮和愤慨诗风塑造了一个针砭时弊、爱国女
             诗人形象。李长之认为李清照南渡之后的词已罩上了“国家的情感和故都的留恋”。报刊不断将李清
                                                                                       ⑤
             照的爱国文人形象呈现于大众,为其女杰形象助力。
                (五)凸显不畏强权的个性特征
                 李清照的《词论》在古代文人的眼中评价不高,宋元明清以来,涉及《词论》的资料比较少。宋人胡仔
             作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讥讽,可谓是对《词论》作批评的第一人;清代裴畅的看法与胡仔相
                                          ⑥
             似,所谓“易安自恃其才,藐视一切,语本不足存。第以一妇人能开此大口,其妄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
             也”。而俞正燮引陆游的评论“易安讥弹前辈,既中其病”,对李清照的点评指摘持肯定态度。总之,前
                ⑦
                                                                ⑧
             人对《词论》的接受有褒有贬。唐圭璋发表文章《梦桐室词话:宋人斥李易安论》,提出新颖的观点,认为
             王灼所说“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批评的是李清照对
                                                                                      ⑨
             众家的指摘这一行为毫无顾忌,并不是对其词作大胆表达少女情态的指责 。也有不少文章认为,《词
                                                                                 ⑩
             论》体现了李清照傲视男性文人群体的一种特立独行的女性姿态,所以才会遭遇来自男性世界的蔑视或
             批评。如洪 讲到李清照所处宋代对妇女改嫁持开明态度,其被诬陷为再嫁,唯一的原因就是她勇敢批
             评男性文人而招致的恶意中伤 。
                                                
                 综上,在晚清民国纷繁芜杂的思潮和文化观中,李清照被塑造成具有启蒙示范作用的女杰:既拥有
             传统女性的纯良品质,又具有新时代女性所需要的不畏强权与爱国情怀。









                 ①  武进徐宗浩养吾:《石雪斋诗稿(续)卷三:题李易安画像》,《湖社月刊》1935年第92期。
                 ②  参见[美]艾朗诺著,夏丽丽、赵惠俊译:《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第281页。
                 ③  朱熹著,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140,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3332页。
                 ④  子锵:《我所佩服的一位女文人——李清照》,《家庭杂志(上海1934)》1934年第1期。
                 ⑤  李长之:《李清照论》,《文学杂志(上海1937)》1947年第4期 。
                 ⑥  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3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55页。
                 ⑦  冯金伯:《词苑萃编》卷 9“李易安词论”引裴畅按语,唐圭璋:《词话丛编》卷 2,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972页。

                 ⑧  俞正燮:《易安居士事辑》,《癸巳类稿》,合肥:黄山书社,1995 年,第 765 页。俞正燮注明此句出自陆游《老学庵
             笔记》,经再三查证未见,此句出处存疑,特记之。
                 ⑨  王灼著;岳珍校正:《碧鸡漫志校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34页。
                 ⑩  具体论述见唐圭璋:《梦桐室词话:宋人斥李易安论》,《中国文学(重庆)》1944年第2期。
                           洪 :《谈谈李清照(续)》,《华光》1940年第1期。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