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33
经典、范式与文本
延续性,使其成为一种严肃的文学形式 。但笠者对陈维崧词的模拟,既不同于中国诗歌传统的引用与
①
化用,也不同于西方的戏仿,他既缺乏前者的娴熟技巧,也没有后者的理论自觉。笠者的做法更像是以
迦陵词为模板与语料来从事词的改装与制造,甚至有剿袭雷同的嫌疑。
三、偶像光环与创作个性
陈廷焯曾经感慨陈维崧“才大如海”,“如神龙在天,变化盘屈。如鲸鱼掣海,杳冥恣肆”,认为:“后人
不善学之,近于粗野。即善学之,如郑板桥、蒋心余辈,尚不能几其万一,遑问其他哉。”指出乾隆年间善
②
学迦陵词者有郑燮和蒋士铨。但同时认为二人远远比不上陈维崧。凌立仁的才气固然远不如陈维崧,
甚至也不及郑燮与蒋士铨。但在学习迦陵词这一点上,其用力之勤久、用心之深细,要远过于二人。在
乾隆词坛,堪称第一人。
《笠者词稿》确实是在很多方面刻意模仿《湖海楼词》,但世上本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人生与性情。无
论笠者对陈维崧词如何激赏,他总要面对自己的时代,抒写个人的情志。这也带来了《笠者词稿》的一些
独特之处。
首先,《笠者词稿》中有些篇章是以时事入词,这显然是有意效法陈维崧以词这一体裁来“存经存
史”。由于这些时事都是客观存在,因此即使凌立仁可能有观念先行之意,并不妨碍这些词作在客观上
起到了存史的作用。如《塞孤·闻官军已收回部逆匪就诛,词以纪事》:
问烽烟不靖,何时歇。谁握兵符分发。细柳营门开剑箧。军笳动,人心裂。火球回部连珠,铠
甲蛮夷成雪。铜锤破敌,俯首歼灭。 旌旗奏凯歌,将帅趋丹阙。自此边隅安帖。虎奋龙骧闲蹀
躞。绵远韦,平世业。料此际、共官民,看万里吹铙捷。定肤功,甫经一月。
词写清廷平定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合忍耶教派田五事件。田五(?—1784),又名田富,固原州盐茶厅
小山人,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创始人马明心弟子。田五于本年四月起事,占据盐茶厅城外西安城堡,尽
取军械骡马。进攻靖远不克,受伤自刎,余部转战安定官川。其后张文庆、李可魁等据石峰堡,屡败清
军,声势大炽。清高宗严敕陕甘总督李侍尧从速查办,阿桂、福康安、海兰察等先后到甘肃督战,攻下石
堡 。又如《贺新郎·川楚大捷恭纪》:
③
糺缦秋殊丽。正王师、湘南川北,捷书飞至。阊阖门开排彩仗,玉殿氤氲香气。先设立、笙歌百
戏。学士凤楼齐献赋,颂凌烟、已著勋劳事。洗兵马,升平世。 临轩但见天颜喜。喜今朝、九州
丰稔,千官才美。更下黄麻同庆诏,渥泽寰区遍赐。看舞蹈、嵩呼如是。燕罢一声宣翠辇,水晶球、
万盏宫前坠。光似昼,烛归骑。
记叙嘉庆五年(1800)清廷镇压白莲教事 。嘉庆元年正月,湖北枝江、宜都白莲教首领张正谟、聂杰人率
④
众起事。三月,姚之富等奉齐林妻王聪儿为总教师,于襄阳起事。与清军转战于川楚之地,嘉庆四年
(1799),清廷以勒保为经略大臣,明亮、额勒登保为参赞大臣,节制川、陕、楚、豫、甘五省官军进击,并晓
谕州县办团练,坚壁清野,攻抚并施。嘉庆五年,清廷任勒保为四川总督,集主力于川西阻截教军,取得
大捷。笠者的这些作品,尽管不脱颂圣色彩,却都对应着乾嘉时期的社会事件,是对史实的词体表述。
其次,虽然凌立仁是以《湖海楼词》为创作蓝本,但在涉及具体情境,特别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
时,往往也能写出特色。如作于嘉庆九年的《满江红·罢官偶作》:
腹涨膨脝,寤寐里、崩腾霹雳。谁似我、心情不减,风情还剧。九品考功符定制,一朝被议迂铨
秩。算人间、只有孔方兄,真难得。 朝共野,将安择。荣与辱,终何益。便退归种秫,酿成米汁。
十载为官休亦好,穷途且乞歌场食。记昨年、推算五行中,刑伤极。
此词抒发其失官后的心情。初闻时震惊惶惧,但事后面对的屈辱困窘,仍极力保持镇定。词末还写出其
① 参见[英]玛格丽特·A·罗斯著,王海萌译:《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② 陈廷焯:《词坛丛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册,第3731—3732页。
③ 参纪昀纂:《钦定石峰堡纪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④ 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室、资料室编:《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