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3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寄奴何处。常共君山住。
初读此词,觉其气象沉雄,通篇混茫。上阕以陶、煮、洗、轰四个动词,作用于吴、魏、晋、楚之上,睥睨
千古,不可一世,颇似迦陵词的横霸精悍。结句感慨也颇为深沉。全词笔力开张又收束得住,不失为佳
作。但如对照陈维崧的原作,则摹拟之迹显而易见。陈词曰:
浊浪堆空,暨阳城下风涛怒。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 独眺君山,且共春申语。愁如许。
一杯酹汝。同看蛟龙舞。
二词对读,除词调、词题相同外,凌词的意象、词汇也与陈词高度雷同,如“风涛”“轰荆楚”“蛟龙舞”
“君山”等。词中“浊浪堆空”一字不改,只是上下阕变换了位置。陈词作于江阴,故词中有“暨阳城下”
“君山”之语。暨阳为江阴之古称。君山在江阴城北,以春申君而得名,故陈词眺君山而思春申,词意畅
然。而凌氏泊舟秣陵城下,词中怀古的对象是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刘裕生于京口,死后葬初宁陵(今
在南京麒麟门),词中的君山稍有游离。王世贞评李攀龙诗说:“于鳞拟古乐府,无一字一句不精美,然不
堪与古乐府并看,看则似临摹帖耳。”笠者对陈维崧词的模拟也有类似的特点。
①
《笠者词稿》中有的词是揉合陈维崧的多首词而成,如前引《点绛唇·山楼醉后作》:
绝调琵琶,燕姬并坐轻狂耳。酒酣命彼。重唱佳人罪。 膝上圆冰,能把羁愁洗。宵沉矣。
· ··
剑囊拔起。雄论齐梁史。
···
从题目上看是模拟陈维崧《江楼醉后与程千一》:
绝忆生平,蹉跎只为清狂耳。酒酣直视。奴价何如婢。 断壁崩崕,多少齐梁史。掀髯喜。
· ·· ·· ··
笛声夜起。灯火瓜洲市。
但在部分词句与意境上,又吸取了陈维崧的《和成容若韵》:
并坐燕姬,琵琶膝上圆冰薄。轻拢浅抹。巧把羁愁豁。 竟去摇鞭,点草霜鬃渴。西风恶。
数声城角。冷雁蒙蒙落。
陈维崧善作长调,在这方面,《笠者词稿》也加以仿写。如《贺新郎·纤夫词》:
庾舰排河口。备天储、输将踊跃,如山搬走。征发棹船人挽运,水驿风驰雨骤。抵江岸、形同功
····
·· ·
····
狗。镇日腰环行百里,尽曝背、数遍滩边柳。蚤挨暮,老和幼。 蓼花恰趁秋天秀。正丁男、咿哑
··
唱曲,恐防在后。习惯江河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又耐得、土牛鞭否。只为燕居家计迫,向烟程、
··· ······
并力劳须受。衣蔽体,绳援手。 ·· ····
这首词模拟陈维崧的同题名篇: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
·· ·
···
····
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岐
··
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
··· ······ ·· ····
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迦陵词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上年三藩之乱起,天下骚动。清廷以勒尔锦进军湖南,岳乐进军江
西。本年,又遣喇布镇守江南。由于八旗兵不习水性,因此大肆征发抓捕江南丁壮为船夫,这是本词的
创作背景。词中极写清廷之暴政,“风驰雨骤”的征发,里正之催迫,丁男病妇之诀绝,均刻画入骨。全词
从杜甫《兵车行》《石壕吏》《新婚别》诸篇中来,实录时事,深得乐府精神,可称词史。笠者之作则是其作
于和琳幕府中,集中在对纤夫的描写,表达同情之感,在题材上有自己的考虑,而且有些描写非常细致,
如“镇日腰环行百里,尽曝背、数遍滩边柳”,是对纤夫劳作的生动表现。虽然总的来说有些词句直袭迦
陵,但能够看出学习陈维崧词史的意图。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笠者词的创作模式,主要是通过对迦陵词语词与意象的拆卸与嵌入,
从而形成自己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对前人成句的引用与化用是一种合理的存在,有时不
仅不以为嫌,反而可以展示作者的博学与技术。如杜诗学中有“无一字无来历”之说,周邦彦因善于化用
前人名句而有“集大成”之誉。在西方文论中,戏仿(Parody)被定义为一种修辞格,是以游戏、调侃的方
式来模仿经典作品中的词句、态度、语气和思想等,表面类似,却大异其趣,从而达到幽默和反讽的效果。
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家又赋予了戏仿以现代性,弱化其滑稽性的一面,而强调其互文性意义与经典的
① 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351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