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23

檀郎与谢娘

                       如词中之“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又“半夜萧娘深院”,皆是。但不知惯以萧氏为代,其意何
                       在,岂以萧为望族故耶?           ①
                       李冰若不知为不知,虽然有“以萧为望族故”之揣测,却未径下断语,比那些望风捕影之说显得更为
                   矜慎。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引唐代杨巨源《崔娘诗》,明明写的是萧娘,为何题名《崔娘诗》呢?又所谓“肠
                   断萧娘一纸书”,这一纸书又何所从来呢?试查验其文本所出,原来这首诗出于元稹的《会真记》(即《莺
                   莺传》),其结尾处在引录“崔氏缄报之词”(即崔莺莺给张生的回信)之后,写道:“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
                                                                         ‘
                   是时人多闻之。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
                   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由此可知,题中的崔娘即指崔莺莺,“清润潘郎”与“风流才子”则明指
                                                 ②
                   张生,潜指元稹。而“萧娘一纸书”即指崔莺莺所写之情书。因为《莺莺传》影响广泛,所以宋词中写到萧
                   娘者,如周邦彦《四园竹》:“肠断萧娘,旧日书辞犹在纸。”赵闻礼《鱼游春水》:“过尽征鸿知几许,不寄萧
                   娘书一纸。”如此之类,曰“肠断萧娘”,曰“一纸书”,均可见《莺莺传》中杨巨源《崔娘诗》的影响。假如离
                                          “
                   开了《莺莺传》的特定语境,一纸书”就没有着落了。

                                                     三、檀郎、阮郎、萧郎


                       作为女性之恋人的类名,唐宋词中出现较多的有檀郎、潘郎、阮郎、刘郎等。本来檀郎就是著名的美
                   男子潘岳,因其小字檀奴而称檀郎。但关于潘岳还有另外一个典故,即因其《秋兴赋》而来的“潘鬓”,又
                   称潘郎鬓,所以唐宋诗词中提到潘郎,可能是指作为美男子的女性恋人,也可能是借潘郎鬓以叹老。如
                   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花翻蝶梦,愁染潘郎。”周密《声声慢》:“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
                   这里均是词人自伤老大,不是女性眼中的情郎。又刘郎和阮郎本来同一出典,即刘义庆《幽明录》所载刘
                   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但唐代刘禹锡《玄都观桃花》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
                   又有《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知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其强项不屈的人生态度对后人尤其是宋人影响
                   很大,所以宋代诗词中的刘郎,或指传说中的刘晨,或借刘禹锡诗以自指。因为有这诸多的干扰因素,就
                   为唐宋词中相关词语的检索分析带来了麻烦。比如说,“潘郎”,《全唐五代词》中有 5 例,《全宋词》中有
                   43 例,但其中相当数量是写潘郎鬓;“刘郎”,《全唐五代词》中有 9 例,《全宋词》中更多达 184 例,但其中
                   有相当数量是写观桃之刘郎,还有一些是意在写逍遥世外的桃花源。因为一一举例分说则不免繁杂,不
                   加区分又容易缠夹不清,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意蕴比较单纯的檀郎、阮郎和萧郎。
                       在唐宋词中,檀郎和阮郎作为类型化人物之名,其相同处在于他们都是词中女性相思相恋的意中
                   人,在这一方面,他们是相通相近的。然而逼近考察,这两个类名又同中有异。其主要区别是,檀郎似乎
                   总是在恋人身边耳鬓厮磨、风流调笑的“暖男”角色,而阮郎则因袭了传说中的冶游元素,始终是一个漫
                   游不归、春尽不还家的荡子形象。
                       先来看檀郎的形象。兹按年代先后选录数首。和凝《山花子》: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玉腕重□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
                       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
                   李煜《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
                       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
                   柳永《促拍满路花》:


                       ①  李冰若校注:《花间集评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00页。
                       ②  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西厢记》附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02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