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16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发现房产财富对家庭消费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年轻有房家庭的促进效
             应居然大于老年有房家庭,“租私人的”、“免费居住的”和“部分产权”的住房与商品房的消费影响没有显
             著的差异,有悖于财富效应的预测,甚至符合共同因素的理论预测,但他们没有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其中
             的原因。毛中根等(2017)采用 2011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发现房价上涨对无房家庭的促

             进效应居然最大,也和共同因素的理论预测有相似之处。但他们认为是房价上涨使得无房家庭的购房
             意愿下降,进而减少购房储蓄增加消费,没有分析可能的其他原因,也未能提供进一步的实证证据。
                 总体而言,国内探讨房产财富或房价与家庭消费关系的研究,主要从财富效应角度尝试解释两者之
             间的正相关关系。国外研究基于财富效应、信贷约束效应及共同因素如预期收入三种机制下,房价或房
             产财富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将呈现出不同生命周期模式的推断,系统识别了两者关系的主导机制。虽然
             国内也有研究涉及了房产财富或房价对不同年龄段、有房和无房家庭消费的影响差异。但主要是从某
             一特殊视角尝试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主要从财富效应机制寻找其中的原因,还未系统识别我国房价
             与家庭消费的主导机制。本文从房产财富和房价与家庭消费关系生命周期模式的视角,利用我国家庭
             调查数据系统识别我国房价与家庭消费关系的主导机制,并结合中国现实分析其原因。


                                            三、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如前所述,在不同主导机制下房产财富或房价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周期模式。本
             文的识别思路主要是基于 LC/PIH 基础框架,综合借鉴 Attanasio et al.(2009)、Windsor et al.(2015)和 At⁃
             alay et al.(2016)等的方法,采用如下基础模型:
                                                              f        ot
                                    ln C it = α i + β 1 ln H it + β 2 ln W + β 3 ln W + A′Z it + ε it  (1)
                 其中, C it 为家庭 i在时期 t的消费。我们将资产财富分为三类:住房资产 H、金融资产 W 和其他资产
                                                                                              f
               ot
             W 。Z it 为一系列家庭控制变量。ε it 为冲击扰动项,以刻画未预期和未观测到的影响因素,如未预期到
             的持久性收入变动和当前收入的暂时性冲击等。本文主要基于生命周期模式识别我国房价与家庭消费
                                                                                   m
             关系的主导机制。具体实证方法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年轻(D)、中年(D )和老年(D)三个年龄段
                                                                         y
                                                                                             o
             虚拟变量与房产财富(或房价)指标的交乘项,分析与不同年龄段家庭消费关系的效应差异,见如下的
             模型(2):
                                                       m
                                        y
                                                                                         ot
                                                                                f
                                                                       o
                  ln C it = α i + β 1y ln(H it) ⋅ D it + β 1m ln(H it) ⋅ D it + β 1o ln(H it) ⋅ D it + β 2 ln W + β 3 ln W + A′Z it + ε it (2)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比分析有房和无房家庭的差异。先借鉴 Attanasio et al.
                                              ow          re
            (2009)的方法,引入房价与有房(D )和无房(D )家庭虚拟变量的交乘项,然后借鉴 Windsor et al.
            (2015)的方法,引入房价、有房和无房虚拟变量、与三个年龄段虚拟变量的交乘项,分析房价与有房和无
             房家庭、及不同年龄段有房和无房家庭消费关系的差异。最后,将房价分解为可由当前收入和利率解释
             的预期房价和未预期房价成分,分析预期和未预期房价与三个年龄段家庭消费关系的差异。
                (二)样本来源与指标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样本
             包括了 2010、2012、2014、2016、2018年五个年份,涵盖我国 2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 144个样本区县、640
             个村居。使用的主要指标说明如下:
                (1)家庭总消费。家庭总消费主要包括家庭衣食住行等日常开销,具体包括食品、衣着、居住性支出
            (如物业、取暖支出,不包括住房租金支出和住房按揭支出)、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
             保健、其他消费性支出八项子类。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