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200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3 期

                                                               e
                                      ATR it = α + β g Gini it + β a ACR it + τ′X it + μ i + ε it ,  (3)
             其中,因变量 ATR it 为 t时期 i地区的工业企业实际平均税率水平,代表地方政府征税的努力程度。自变
                                                                                                      e
             量 Gini it (专业化集聚指数)代表 t时期 i地区的产业 Gini系数,度量地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程度。ACR it 为
             t 时期 i 地区反映地方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力集聚指数。X it 代表 t 时期 i 地区影响企业税率
             的其他相关变量(详见表1第1列第4—10行)。

                 2. 模型II
                 建立如下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
                                           N
                                ATR it = ρ ∑ j ≠ i w i,j ATR it + β g Gini it + β a ACR it + τ′X it + μ i + ε it ,  (4)
                                                                     e
             其中, ρ为税收竞争反应系数,度量相邻地区税率水平对本地区的影响程度, w i,j 为空间邻接矩阵的第i行
             第j列元素,其他符号含义与模型I相同。

                 3. 模型III
                 构建如下双门槛空间滞后门槛面板数据模型:
                    ATR it = ρ ∑ j ≠ i w i,j ATR it + θ 1 Z it I (q it ≤ γ) + θ 2 Z it I (γ 1 < q it ≤ γ 2 ) + θ 3 Z it I (q it > γ) + μ i + ε it ,  (5)
                              N
                                e
             其中, Z it = (Gini it ,ACR it ,X′ it )′,门槛变量 q it = GDP ― pc it ,参数向量为( ρ,θ′)′ = ( ρ,θ′ 1 ,θ′ 2 ,θ′ 3 )′。双门槛 γ 1 和 γ 2
             划分出三个区制。各区制的示性函数为: I (q it ≤ γ 1 )、 I (γ 1 < q it ≤ γ 2 )和I (q it > γ 2 )。
                 另外,为探索地方政府对不同税种的空间竞争关系和门槛效应,本文将构建三种税率(增值税率
             VAT、所得税率 INCT和营业税及附加比率 OPT)与解释变量 Z的空间滞后门槛回归,模型结构与公式(5)
                                        I
             相似,被解释变量分别为VAT、NCT和OPT。

                                            五、统计检验和实证分析


                (一)统计检验
                 1. 空间相关性检验
                 本文采用 Moran’ I统计量度量模型中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在地理空间邻接矩阵设计下,各年
                                s
             Moran’ I 统计量显著,说明企业实际税负在地理分布上显著相关。本文还构造了似然比检验统计量
                   s
            (Likelihood Ratio,LR)以检验面板数据模型是否存在空间滞后效应。经计算,模型II和模型III的混合面
             板估计模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随机效应面板模型的 LR 统计量 p 值均为 0。固定效应模型的拟合优
             度最高,随机效应假设被拒绝(Hausman 检验卡方值 51. 89,p 值为 0)。以上结果说明,空间模型解释力
             度更强,数据更适合固定效应模型。由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结果优于时间固定效应,拟合参数在符号和
             大小与双向固定效应相似,为保留更多的自由度水平,本文最终以个体固定效应展示结果。
                 2. 门槛效应及个数检验
                 门槛效应检验用于检验样本中是否存在显著的截断特征。本文借鉴 Hansen(1996)的思想,进行了
             门槛效应检验 。经过门槛效应存在性检验,得到 F 统计量为 175. 3147,P 值为 0,说明空间滞后模型未
                          ①
             能解释数据中显著的截断特征,地方企业实际税负和经济变量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特征。经过双门槛效
             应检验,得到 F统计量为 175. 3147,P值均为 0,说明空间回归模型至少存在两个门槛。为控制经济问题
             的解释复杂度,本文不再扩张门槛个数,以双门槛(三区制)空间滞后模型结果列示。
                (二)实证结果分析
                 表 2列示了普通面板模型(模型 I)、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模型 II)和以人均 GDP 为门槛变量的三区制



                 ①  出于篇幅限制,此处省略门槛效应及个数检验的步骤描述。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